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

公司动态

古琴生产厂家说古琴具有的文化意义

更新时间:2020-04-28 14:34:00

    琴·棋·书·画

  在我国古代社会绵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艺、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日子的生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不管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

  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美谈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点评,终以在刑场上演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能够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地。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张能够循环播映的镀金唱片,从全球选出人类代表性艺术,其间收录了闻名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演奏的长达七分钟的古琴曲《流水》用以代表我国音乐。这首曾经由春秋年代闻名琴师伯牙的演奏而与钟子期结为知音好友的古曲,现在又带着探寻地外文明的使命,到苍茫世界寻求新的“知音”。

  典雅韵味

  古琴,蕴含着丰厚而深刻的文明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别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我国音乐结构中归于具有高度文明特点的一种音乐方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味,“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言外之意”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相反,人们也常用“对牛鼓簧”、“烧琴煮鹤”来感叹某些人对琴的无知。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典雅的,要到达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缓闲适的内涵心境合而为一,才干到达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地。在这一方面,伯牙的阅历可称为后世的模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勉,但终难到达神情专一的境地。所以成连带领伯牙来到洞天福地,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一直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刻,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波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宣布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形,伯牙不禁牵动心弦,所以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总算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然成为全国鼓琴高手。

  因为古琴一向被视作“华夏正声”、“元音雅乐”的代表,而释教为外来文明,有别于最初的国学正统,故在琴学的传承及创造等方面亦多少受到某种程度的鄙夷和排挤,尤其是释教传入不久后的魏晋南北朝年代,和尚乃至被拒授琴。故现存传世琴谱中,内容直接与佛家及释教有关的琴曲十分少(大概不超越十首),远远不如儒家和道家。因佛家与道家在出世修炼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故附会者以为并非短少佛家琴曲。

  修身养性

  自古,我国历代文人皆讲求“达则兼济全国,穷则独善其身”,每逢文人抑郁不得志之时,一般挑选由儒入道,将关注点从纷攘的外界拉回到丰厚的心里,逍遥隐逸,寄情山水,亲近宽广的大自然。抚琴作为修身养性的方法之一,令历代文人雅士为之沉醉而解脱放心。这正如道家嵇康在《琴赋》当中所言:“物有盛衰,而此(古琴)无变;味道有猒,而此不勌,能够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

  演奏之人在古琴朴素低缓而又寂静旷远的音声之中,由躁入静从而物我两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致乐以治心,乐则安,安则久”。古琴艺术之所以能别出心裁而备受推崇,除“琴德最优”外,更因为其音乐的特质能顺乎自然,耐人寻味,契合中华传统文明追求意境、崇尚内涵和涵义宛转的特征,它含藏着中华民族文明精神的内核,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而成为品格培养和精神提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典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方式中正平缓,无过无不及,“琴之为器也,德在其间”,琴道更是让有素养的文人士大夫为之一生追求。

  我国古琴音乐是一门具有深刻历史文明背景的艺术,它以多重美的典雅品质,引人无限向往和追求。在人心简单流于浮躁的今时,亟需古琴这般恬淡、平缓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安住寂静,回归心里自性里丰厚的精神世界。

  文献记载

  文献记载上古时期中华文明之初的帝王与琴的创始有关,《琴操》记载:“宓羲作琴。”《琴当序》中记载:“宓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东汉应劭《风俗通》记载:“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汉代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做弦,刻桐木为琴。至五帝时,始改为八尺六寸。虞舜改为五弦,武王改为七弦。”

  故有“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中华古琴文明的源源不绝,博学多才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仪式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能够从当时的诗歌集《诗经》中得到印证,这说明古琴至少在周朝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十分遍及、十分受古人喜爱的乐器。古琴在古代人们的认知度是适当广泛的,“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明确有对琴的描绘,古代诗词、史书、小说、戏文、绘画、古董瓷器……古琴很多存在,史实、文学、艺术作品均来源于实际日子,这得有多么广泛的社会基础才干造成这种现象。所以说,古琴在我国古代民间曾经是适当普及的,至少在读书人中是家喻户晓。也正因为这样,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琴艺术总算传承到了今天。

  书画题材

  古琴造型质朴,音婉转穿透力强,它不仅是我国古老乐器中的精华,其本身也是完美的艺术品。在我国文明中,琴棋书画是一个学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而历代书画家们十分喜爱体现古琴这一书画题材。

  以上内容来自古琴生产厂家,转载请注明。

上一个: 古琴生产厂家介绍古琴琴曲

下一个: 古琴生产厂家谈古琴的流派